↑朱有勇团队对当地农民进行“水稻旱作”技术培训
(相关资料图)
红星新闻记者 | 刘木木 发自云南普洱
编辑 | 郭庄 责编 | 邓旆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的“水稻上山”项目,近期遭遇“亩产量不实”“违背常识”且“导致水土流失”等质疑。(红星新闻相关报道:朱有勇院士回应“水稻上山”质疑:眼见为实,欢迎到当地农民家“一家家地问”)尽管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解释,网传的山体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无关,但质疑之声犹存。
朱有勇是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在2015年60岁时,他成为中国工程院驻蒿枝坝村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去年10月,朱有勇首次向外界提到了“水稻上山”,自此争议、攻击不绝。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朱有勇所提到的蒿枝坝村“水稻上山”,实际是云南省近年在全省推广的“杂交水稻旱作技术”的一种口语化表述,该技术在推广中,一些耐旱、耐瘠、丰产、稳产的杂交水稻或其他稻谷品种被推荐种植。
近期,红星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云南当地多个山区的水稻旱作基地,访问朱有勇本人及其身边科技人员、云南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力争还原“水稻上山”的真实场景。
——①——
“土豆院士”推荐“水稻上山”
每个月,朱有勇都会到蒿枝坝村2-3次。
6月30日上午,他从昆明乘飞机到澜沧县,在县城里开了一个会,之后便直奔竹塘乡蒿枝坝村。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院士朱有勇时年60岁,他成为了驻蒿枝坝村的一名“科技特派员”。
蒿枝坝地如其名,是一个狭小的坝区。它距离县城约30公里,手机地图难以将其搜寻。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在这里开班,在朱有勇的带动下,当地陆续了开办了蔬菜、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中药材资源、茶叶、畜禽养殖等实训班。
↑朱有勇在蒿枝坝基地与农民交流
朱有勇和同事们做的,是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他常以这样的面貌示人:头顶草帽,卷着半边裤腿,扛着锄头,脖子上搭着毛巾,吧啦吧啦地与当地农民聊天。
此前,他帮助农民把冬闲田种上马铃薯并销售到北京,为此被亲切地描述为“土豆院士”。而近期,网络上流传着大量触目惊心的“水土流失”照片、视频,均指向他的“水稻上山”,他又被指不顾常识,技术“惨不忍睹”,院士头衔有名无实。
蒿枝坝村竖有两块巨大的广告牌,显示这里是一处“山区旱地水稻种业创新及示范应用”基地。红星新闻记者在这里看到,基地稻苗均长在旱地当中,看起来整齐规范,葱葱郁郁。
朱有勇来到农地中,见一农户正在地里喷洒除草剂,他连忙叫停:“现在这个时节不能打药,会伤着稻苗,杂草只能拔!”见稻苗长势喜人,他乐观估计,今年的平均亩产量可能比去年高,“到时候你们要建个米厂!”
这片农地,就是朱有勇在去年10月提到的“水稻上山”。他说,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稻米不能自给自足,针对这个问题,其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技术”,解决了山区农民的口粮问题。
“眼见为实,我欢迎各界人士,能亲自到实地来,一家一家来问。”朱有勇向红星新闻解释,他最初并不关注那些质疑,但亲友常会打电话问,这些质疑对他有何影响,“对我个人没影响,但议论多了,大家就以为我这个院士是假的了。”他说。
——②——
不插秧蓄水,旱地直接播种出苗
朱有勇团队成员、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所长文建成告诉红星新闻,团队经过多年的试验,研发的一种“雨养旱种”杂交稻品种及栽培技术,可让旱地上种的水稻,能像在水田里一样产生分蘖,既能提高稻谷产量,且谷子质量上还略有提高,香味更浓。
该技术的意义在于“节水增粮”。胡洋山是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讲师,目前派驻澜沧县竹塘乡挂职副乡长,他介绍,水稻旱作,就是把水稻种在旱地上,不插秧,不蓄水,种子直接播在地里头。
↑朱有勇团队的哈果马水稻旱作基地
今年4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一篇文章提到,要“水稻田旱作生产改制度,强化农艺减损失”,围绕东北井灌稻、南方望天田和灌渠末端易旱稻田,改水稻为旱作半旱作发展,合理推广“降解膜+旱播旱管+长效肥”“降解膜+水稻移栽+节水灌溉”等模式,破解缺水难题,减少干旱损失。
云南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去年3月,为做好杂交水稻旱作示范推广,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稳定增加稻谷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2年云南省杂交水稻旱作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提到,云南省内海拔1700米以下、雨季开始较早、雨热资源丰富、能保证稻谷正常生长的区域,均可发展杂交水稻旱作。杂交稻旱种除了净种外,还能与玉米间种或与经济作物、林果间作套种、轮作等。
“水稻旱作”采取直接播种方式出苗。《通知》称,杂交稻种子播种量一般为2-2.5公斤/亩,常规稻种子播种量一般2.5-3.5公斤/亩。播种前将种子摊开至1厘米左右厚度,晒种3-4小时,翻动2-3次,要注意操作时不要擦伤谷壳,干地播干种,潮地播湿种。若需播湿种,浸种后的种子在地块透水至25-30厘米的情况下播种(只浸种不催芽)。
红星新闻记者从基地现场获悉,朱有勇团队的山区旱地水稻种植关键技术,首先是采取小型播种器直播,合理密植,具体为1.8万穴/亩,3-4粒/穴,运用旱种旱管模式;其次是要做好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控,以及苗前杂草防控。
——③——
比传统旱稻亩均增产超200公斤
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红河的一个偏远山村,吃玉米饭长大,深知山区百姓吃米饭之难。
他告诉红星新闻,因旱稻产量低,蒿枝坝村的百姓以往只在旱地上种玉米,然后将卖玉米的钱拿来买稻米,“市场上,卖两斤玉米的钱才能买到一斤稻米,水稻旱作技术,让当地百姓的口粮多了一种选择。”基地标牌显示,蒿枝坝的耕地目前可实现一年四季轮番耕种,前茬的冬季马铃薯可为农民增收,后茬的水稻旱作可保障农民口粮。
↑朱有勇在田间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金成山介绍,澜沧县于2021年开始推广水稻旱作。“我们自己选定了一些品种,但区域选择不合适,当年的收成并不乐观。”去年,澜沧县使用朱有勇团队技术,依据海拔高低,选取了高海拔的“滇禾优615”、低海拔的“宜优673”两个品种,在当地14个乡镇74个村民委员会的7598户农户中进行推广。目前,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仍在筛选更多适宜水稻旱作品种。
澜沧县去年的杂交稻旱种项目任务为2.7万亩,最终实际种植面积为2.9522万亩。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的2022年“成绩单”显示,当地全年最高单产是朱有勇院士团队实施的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李六妹家,测产面积0.52亩,总产394.45公斤,平均单产788.9公斤;最低单产是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的竹塘乡甘河村东赛三组村民李扎啊家,测产面积3.44亩,总产492.3公斤,平均单产143公斤。
全县项目乡镇统计上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县杂交水稻旱作平均单产是372.9公斤。与本地常规地方陆(旱)稻单产140公斤相比,每亩增加232.9公斤,增幅166%。金成山说,澜沧县境内多为偏远山区,村民并没有多少闲钱改善口粮,故而去年的测算结果,在群众中影响强烈。
在澜沧县实地探访期间,红星新闻记者见到不少农户耕种于“水稻旱作”的田间地头。竹塘乡募乃村去年的水稻旱作种植面积为243亩,娜诺科小组的李老东,去年的种植面积为2亩。“朱院士的这个技术好。”李老东说,他今年的种植面积还是2亩,这些地以往拿来种植玉米或者旱稻,但旱稻的亩产只有100-200公斤,而使用水稻旱作技术及品种后,他家的亩产超过了600公斤。
金成山介绍,澜沧县多喀斯特地貌,雷响田多,雨水难积存,故当地有旱稻种植传统,当地的记录显示,1979年-1980年包产到户,当地大面积开荒,旱稻年种植面积曾达到70余万亩。至今当地仍保留有220余个旱稻品种,水稻旱作技术推广后,大部分旱稻品种将进入种子基因库留存。
——④——
云南多地通报水稻旱作成绩
胡洋山称,朱有勇团队的水稻旱作,是在当地传统耕地上,将适用旱地的水稻品种,替代玉米、旱稻等传统品种,并未开发新的耕地去推广。金成山也表示,当地做了详细排查,近年当地并没有任何毁林开荒行为。澜沧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陆稻、玉米和小麦为主,近年来,当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粮地非粮化形式严峻,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滑。
↑朱有勇团队水稻旱作技术中的小型播种器直播
在当地官方看来,推广杂交稻旱种,可为严守耕地红线,解决耕地“非农化”、粮地“非粮化”,把有限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等提供保障,最终确保粮、经作物均衡发展及全县粮食生产安全。
2022年云南省的水稻旱作面积为50万亩。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2年云南省杂交水稻旱作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中,21个品种中有杂交粳稻、杂交籼稻、陆稻被推荐种植,它们均为优质、耐旱、耐瘠、抗病、分蘖力强、丰产稳产广适的“杂交水稻或适宜旱种的其他稻谷品种”。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首推的“滇禾优615”是杂交粳稻品种,它适合的环境为海拔800-1700米地区。红星新闻记者在蒿枝坝、哈果马两处“山区旱地水稻种业创新及示范应用”基地看到,这里种植的均为“滇禾优615”品种。
据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方面介绍,“滇禾优61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云南金鼎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用相结合、育繁推服一体化合作,历时十余年育成的优质滇型杂交粳稻品种,于2017年通过云南省审定,2019年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
根据上级安排部署,澜沧县2023年水稻旱作项目全县计划完成2.5万亩,项目涉及12个乡镇,竹塘乡1万亩为朱院士团队组织实施的试验示范地,其余1.5万亩为带动辐射种植。
——⑤——
“水稻上山”提法能让农民听懂
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多名工作人员介绍,水稻旱作或确乎超出大部分公众的传统认知,“水稻”带有一个“水”字,故大部分民众会认为,水稻长在旱地中,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体现。“不是所有的水稻品种都可以旱作,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旱作。”胡洋山解释,目前当地“水稻旱作”栽培模式仍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当地农民接受朱有勇团队技术培训
他介绍,澜沧县的海拔在600米到2000米之间,年降水量18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5到10月,与水稻的生长期重合,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宜推广该技术。此外,“水稻旱作”不代表不需要水,“和其他旱地作物一样,它仍然需要雨水滋养,说白了仍属于‘雨养农业’。”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赵艳龙介绍,“水稻旱作”的收成,也要看农民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而定。他说,去年朱有勇在北京提到“水稻上山”后,确实有人来到澜沧实地调查,可当时稻谷早已收割完了。“他问农民,却又听不懂农民的方言,不久网络上各种攻击‘水稻上山’的声音就出来了,没有几个人再去关注这个项目的科学性、严肃性。”
朱有勇介绍,其团队在培训农民时,对这一新技术的说法都是“水稻旱作”,但一些农民听不懂,他就问农民,“水稻在山上种,你们听不听得懂?”农民说,这能懂。
“‘水稻上山’这个词,实际是老百姓教我的。”朱有勇称,他奔赴于田间地头,对一些质疑没有太多关注,但也“一下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内心非常委屈。同时,他也理解那些“网上的同志们”,“换位思考,坡坡上种水稻,如果我不是这个专业,我也不相信。”
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解释,网传的山体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无关,“水稻上山”是一种栽培技术,不是开山造田,也不是毁林造田,相关图片视频系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成。
“我们的大环境,应该宽容创新,有质疑,就应该到实地来看一看,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能颠倒黑白。对我们科技人员而言,质疑越多,就越要把事情做好。”他说,眼见为实,到9月稻谷收割时,欢迎大家到蒿枝坝来,“看看我们的亩产,到底是多少公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