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 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任琳贤
随着人类文明和工业革命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加工和精制食品、添加糖、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量高,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摄入量低,被营养学界归纳为“现代西方饮食”。近日,国际医学期刊《营养素》上刊登了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大学等机构联合完成的一项综述分析,共纳入386项相关研究,从多个层面讨论了西方饮食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七大负面影响。
导致氧化应激。维生素 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其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但西方饮食通常缺乏这些食物。研究还发现,西方饮食富含促氧化物质,导致氧化应激,增加患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诱发慢性炎症。持续、过度的炎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研究证明,高脂肪饮食会导致免疫失调,诱发慢性低度炎症,炎症也成为将西方饮食与慢性病联系起来的重要潜在机制。西方饮食中的红肉和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烘焙食品、高脂肪乳制品等都是“促炎高手”。
破坏肠道菌群。研究显示,含有大量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的超加工食品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导致有益细菌减少和有害细菌增加,而膳食纤维和膳食多酚是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生长的关键营养素,多存在于蔬菜、谷物、水果、咖啡和茶中。
损伤线粒体。线粒体作为人类细胞的能量工厂,主要负责营养代谢。研究显示,大量高脂肪食物、精制碳水和盐的摄入,会损害线粒体功能。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诸多慢性病都与线粒体损伤、功能障碍有关。
扰乱新陈代谢。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新陈代谢来生产能量,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但西方饮食中,脂肪摄入量过高,是“促炎”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又会扰乱新陈代谢。果蔬摄入不足也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危害大脑健康。肠道菌群和大脑间可通过肠—脑轴信号相互作用。西方饮食诱发肠道菌群失调及慢性低度炎症,都会损伤肠道功能,诱发精神疾患。此外,全身性炎症会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脑萎缩、老痴等。
增加健康成本。研究认为,西方饮食带来的肥胖超重、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炎症和癌症等疾病负担,都是非常高的健康成本。以肥胖为例,在澳大利亚,用于肥胖相关疾病的治疗费用每年达240亿美元,巴西为390亿美元,印度为230亿美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我国传统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比如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西方国家则偏爱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水溶性维生素、抗氧化物质等,有助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正是基于这一点,过去我国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都远低于西方国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人饮食目前也存在营养不均衡且日益西化的问题。西方30年的体重增长,咱们十年就赶上了,同时还完成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完成的疾病谱转变,慢性病一举成为主要死因,这些是特别值得警惕的。”针对西方饮食的挑战,朱毅建议大家多吃各种颜色鲜艳的水果和蔬菜;多在家做饭,少吃快餐;提倡“正念饮食”,即慢慢进食、细细品味食物并聆听身体发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等信号,做到“饮食有节”。▲
关键词: